长安好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660 宜游宜醉(正文完)
而崔璟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让步或牺牲。
他并不是为了自证忠心而交权。
若他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异心,便将玄策军交付于旁人之手,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儿戏之举。
玄策军的存在太过特殊,它本就不该被其他人掌控,成为威胁皇权江山的隐患——他不会威胁到她,自然也不会让其他人有威胁她的可能。
除李尚之外,这世上本就不该再有第二位玄策上将军。
玄策军曾遭到过多少觊觎不必多言,崔璟当初之所以主动接过玄策军,是因不想见玄策军毁于一旦。
他从不认为玄策军是他的,他只是在替一个人保管着。
那个人回来了,理当物归原主。
这是他很早之前便想要做的事了,此事无需考虑抉择,也与他是否要成为帝王之偶没有直接关系。
这段时日他一直在为此事做交接,如今一切事务已至尾声,时机便也到了。
看着崔璟的身影,魏叔易觉得自己应是在场官员中最不意外的那一个。
寂静的大殿中,上首的天子不曾故作推辞,她说:「崔卿一片赤诚之心为国为民为朕,朕便依从崔卿之意。」
翟细上前,躬身郑重接过那道兵符,呈于天子侧。
时隔整整二十年,那道兵符,再一次回到了它昔日旧主的掌心中。
殿中百官终于回神定神,视线几乎都看向了那紫袍青年。
那悬在他们心间和新朝上方的最后一片乌云阴霾,于这一刻倏忽散去,自此万里俱晴空。
对方主动做了一件他们想做而不敢轻易去做的大事。
而撤去上将军一职,更是唯有自请辞去此位的崔璟来开这个口最为合适……再没有比这更加平和稳妥的兵权交接之策了!
有些官员已然感动得想要泣泪了,甚至开始相信了魏相先前的话……
这位崔大都督到底是出于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还是说他们搞到真的情爱脑了?
又许是两者兼有?
若是真的,那真的要谢天谢地,有此等情爱脑,简直是社稷之福啊!
此时再看崔璟,大多官员们只觉得异样之顺眼了。
「……」崔璟本人也能觉察到大家看待他的视线突然间变得和平美好,充满慈爱。
而若崔璟能听到他人心声,便知此时许多人的心声正奇异地重合着——【也罢,皇夫人选,就他了吧!】
——以如此至真至贵之情爱脑作为嫁妆的人,试问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可挑拣的呢?
但今日是在谈政事,此时提议请立皇夫未免显得他们太过势利眼墙头草……待缓几日,挑个好时机!
不过皇帝陛下却没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次日,即有一道旨意从甘露殿中被宣出。
那是一道册立崔璟的诏书。
其诏曰:
【并州大都督崔璟,文武俱全,德行贵重,忠贯日月。朕昔日未名时,即得其相随扶持,同舟共济,竭力相支,生死与共。朕今登立大宝,为江山社稷传承而计,需择良配而安家国人心,放眼天下,可立为天子之偶,天家之婿者,唯崔璟尔。】
然而,又见敕曰:【其攘夷北境,西退吐蕃,功勋卓著,为国之柱石,念其功,特敕封为护圣亲王,食邑八千户,赐服紫,着九章纹。】
此诏出,朝野哗然。
护圣亲王?
大盛从无此爵,也很少赐封异姓亲王,更况乎天子之偶也……这是要开新制了!
四下议论声鼎沸,纷纷剖析此举是否合宜。
百官
原已经准备接受了崔璟为皇夫之事,可此时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什么护圣亲王?只做皇夫不行吗?
「何来的夫字……」此诏书已对外宣明,传告四下,有官员手持由中书省抄写发出的诏书,一字字低声诵读:「天子之偶,天家之婿……」
唯独没有「夫」字。
皇夫一称,历来是各处的随意之称,而这封正式的诏书上并没有出现此字。
意识到这一点,众官员交换了眼神。
「夫」字为天字的演化,女子以夫为天被视作天经地义,此类学说早已根深蒂固,不是短时日内可以改变的……
私下如何称呼无所谓,但正式的诏书上若见「夫」字,日后的确极有可能被人拿来大做文章,而若儒学继续兴盛,麻烦争议则会更多。
这不是单凭一代女子君王便可以彻底拔除扭转的,在那之前,天子或只需有偶,而无需有夫。
如此,这敕封「护圣亲王」的旨意一并出现在同一封诏书之上,便很值得思虑了……
天子不打算留给任何人拿她与她所择伴侣的关系生是非做文章的机会,却也不打算因为这重关系而让其他人借礼法来将崔璟彻底困于宫中。
护圣亲王,大盛没有过这样的爵位,正因没有先例,而又高居正一品,日后他可以做什么,便是天子一句话的事……
如一盏华杯,它是空的,往其中注入多少酒水,全由天子决定。
护圣亲王或可以领兵,或也可以监察各道……没有实职,不直接领官参政,却有正大光明的身份可以奉天子令行使各类权力。
他的权力直接源于皇权,只受皇权支配。他是天子的伴侣,也将是皇权最安全最有力量的守护者。
想通了其中一层层的用意之后,一阵沉默后,那手持诏书的官员不禁问:「……现下当如何是好?」
又是一阵沉默。
这沉默最终化为一声叹息,以及朴实无华的四字:「就这样罢。」
诏书都已经被中书省发出去了,他们还能去闹不成?
且人家一个刚交了兵权,一个是大权独握的天子……这统共才太平几日,他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有官员还算想得开:「实则这样也好,如此大才,弃之不用,倒也可惜……」
「咱们这位新君,很会用人……」
「岂止是会用人……」年长的官员长长地感叹一声。
这位新君还很擅长使用她的皇权,她竟然这就懂得了礼法的真相,通晓了天子不受礼法所困,而来化育礼法的最高规则。
她想用皇夫来做事,同时不想为「夫」字所困,于是不依后宫礼制,转头封了个护圣亲王。
大刀阔斧任性大胆,敢信人敢用人,却好在也见深思熟虑权衡把控。
「但少不了要盯着啊,万一哪天不受控……」
「我等想盯着皇夫,皇夫说不定反替天子盯着咱们呢。」
「操心的时候还在后头。」
「做官哪有不操心的……」
官员们说着话,或叹息或凑趣,却到底也没有再出现反对的声音了。
末了,那名年长的官员又叹一口气,拈须自语般道:「真是要见常化之象了……」
他咬重了「化」字。
他这把老骨头,忽然也觉得坐在了一匹健硕年轻的马儿背上……
叫他既怕这一把老骨头被颠散了架甩下马去,却又有些忍不住期待前路究竟是怎样的崭新风景。
他要在这官场上多活几日,看一看这个大胆的帝王究竟能将这天地乾坤改成何等景象。
「走吧,去礼部瞧
瞧,听听他们打算如何筹备天子大婚……」
「走走走……」
礼部,崔琅手持那道诏书,闭了闭眼睛,却是砸下了两滴眼泪来。
他的上峰王岳:「……大喜之事,崔大人何故泣泪啊?」
崔琅哽咽道:「正因是大喜……」
有些话是说不得的,说了便有自大冒犯不知足之嫌,可是……自他领官入朝之后,有那么几个瞬间,他的确在想,长兄一身本领,就此困于后宫,是否会很可惜?
你情我愿,长兄心甘,本不必他这外人来多言,所以他也不曾多言,可是此时见这手中这的赐封一品亲王的敕封诏书……他却打从心底为长兄高兴,也惭愧自己竟还是看轻了新君陛下的眼界与决断。
且长兄若仅为臣子,如此手握重权树大招风注定难以长久,今后做陛下身边的护圣亲王,护于圣人身侧也为圣人所护,却可以更加稳妥无虞地施展才干了。
「都是聪明人,也都是有心人……」王岳含笑道:「这是真正的社稷之福。」
崔琅擦了擦眼泪,找回了欢喜激动:「也不知长兄是否已经接到圣旨了!」
崔璟昨日交出兵符后,便折返玄策府中安排交接余下的事务。
圣旨已经送到了玄策府。
在元祥等人惊异欣喜的目光中,崔璟回过神来,却是即刻出了玄策府,上马入宫而去。
明天便是中秋。
李岁宁难得早早料理完了公务,崔璟到时,只见她没什么帝王威仪地蹲在殿院中刚开始泛黄的银杏树下,和阿点一起逗着几只猫儿。
她穿着常服彩裳,小猫儿不识人间真帝王,去咬扯她的裙角,她也并不生气。
见他来,李岁宁转头,露出笑意,喊他:「崔璟,快过来。」
崔璟走过去,手中拿着那卷明黄绢帛。
他说:「先前并未听陛下提起过此事——」
「我以为你猜得到呢。」李岁宁站起身:「原来你没猜到啊,那你便敢交兵权了?崔令安,你当真什么都不打算要啊。」
「那你也太好欺负了。」她看着眼前处处出色的青年:「你不再是崔家人,又将玄策府还给我了,你什么都没有留,万一日后我欺负你,你岂不是没处去,那也太可怜了。」
崔璟几分好笑地看着她:「陛下是天子,有心欺负我,王府也护不住我吧。」
「这倒也是。」李岁宁似认真想了想:「那我日后尽量少欺负你些。」
崔璟垂眸看着她,温声道:「可是陛下,这不单是家事,更是国事。」
「我当然知道是国事。」李岁宁也看着他:「你不是要为我铸剑吗?什么都没有如何来铸?况且我还有很多事需要交给你去做。」
「崔璟,我喜欢你,却也看重你。」
她很坦然地道:「你有你的功劳和才干,若因我之喜欢,便将你终生困在这华殿中,那我与暴殄天物的昏君何异?」
话已至此,崔璟便也如实道:「我不想因我一人,为陛下平添阻力。」
却见那身穿华裳披帛的少年女子君主于银杏树下单手叉腰:「谁敢阻我?」
「朕手握天下兵权,是最有出息的皇帝。」她微微扬起下颌,煞有其事:「朕行利国利民利我之事,于心无愧。」
「况且朕相信,你给朕带来的助力,一定比阻力更大千倍万倍,区区麻烦何值一提?」
怕麻烦避是非,还做什么君王啊。
崔璟眼中已现出释然笑意,只仍明言道:「势必会有有心之人欲借我来生事。」
「那你便为饵,好好为朕钓鱼。」李岁宁:「你不是说过,
若我愿意便也可以信你?如今我愿信你,你不信自己吗?」
崔璟看着她,只听她最后拿允诺的语气道:「崔令安,你要听我的话,护我助我。我也会将你保护得很好的。」
崔璟心间触动,握着那明黄绢帛,终于也执礼应下:「是,崔璟领旨。」
李岁宁满意一笑,抬手抓住他一只手腕:「那走吧。」
崔璟看她:「去何处?」
阿点已经蹦了起来:「殿下说要出宫去!」
「我先前不是说要歇一整日吗,恰好明日中秋不必上朝。」李岁宁抓着崔璟便走:「秋高气爽,宜游宜醉宜睡,走。」
她要好好游一遍京师,去登泰楼好好醉一场,然后好好大睡一觉!
阿点跑着跟上:「玩去咯!」
「陛下,等等婢子呀!」也已换上了常服的喜儿提裙飞奔跟去。
翟细站在廊下,含笑目送着几道身影远去。
天色还未完全暗下,黄澄澄的大月亮已爬上银杏枝头。
天幕灰蓝,浮云卷霭,明月撒下皓光。
中秋三日无宵禁,城中悬灯结彩,花火如昼。
「阿娘,阿娘!」有女童轻扯母亲衣袖:「我方才看到了漂亮仙人!」
「在哪儿呢?」
女童伸手指去。
人流喧嚣,灯火辉煌,已不见那一双人的踪迹。
无人知是贵人来,抬首望,只见满目太平长安好景象。
……
……
(正文完)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