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小说
第二十章 重工业考察团
解放金门的消息,唐华是从11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的。
这感觉真是不好……
唐华开始怀念在延安最后一个月的时光。那时候可以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可以看战报电报,前线不管有啥最新战况,唐华都能和主席、总司令差不多同时间知道。现在不同了,建国之后各种机构纷纷成立,职能细分,军事委员会管军事,政务院管内政外交。
军事委员会……里面都是些军界大佬。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差不多就是后来的十大元帅再加总理、刘副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就是在副主席名单基础上再加几个大将、 几个起义的高级将领。1954年版的国防委员会则提前剧透了次年授衔的十大元帅,连元帅排名顺序都剧透了(提示:元帅第六和第七名之间还有一个名字)。
唐华现在在政务院体系下。重工业部电子工业局局长,兼重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的筹备大会唐华也参加了,但唐华只打算在中科院露露脸就完事。
另一个副部长是兵工总局的局长刘鼐。
所以唐华现在不是局座,是副部。……民主党派在这方面是有点easy模式。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政务院成立,也就是后来的国务院。政务院下面四个委员会,二十多个部、会、院、署、行,与工业有关的部门有铁道部、交通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
依据政协会议精神,政务院下属的正部级单位,党员与民主党派的比例接近1:1。29个党员,27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党派中,还要做八大党派之间的平衡,比如交通部长,唐华一直认为茅以升是最合适的,结果当上交通部长的是那谁谁。没法子,茅以升无门无派,那谁谁是民盟副主席。当然话说回来,作为八大党派平衡的受益者,唐华表示自己现在十分满意。
重工业部下有钢铁工业局,有色金属工业局,机器工业局,船舶工业局,化学工业局,电子工业局,兵工总局。因为唐华的出现,原本1963年才成立的四机部(电子工业)提前诞生了。
重工业部成立的第一件事,是组织重工业考察团。
新中国成立后,为让党的干部学习现代工业知识、了解国内工业的现状,中央组织了这个考察团,团员都是原先各大根据地解放区的工业部门负责人、军工负责人,这些干部现在都要担任工业部门的领导的。这个考察团规格很高,主席亲自下令组建,总会计师——现在是陈副总理,出面安排和布置考察任务。考察团人员不多,总共十几人,刘鼐是团长,唐华是领队。
团长和团员就是去考察和学习的意思。领队就是……一路上顺便培训团员的意思。让唐华感到意外的是,不等考察团考察第一个城市,团员们就开始自学了。
“唐副部长,那个,我这份笔记是借别人的抄写来的,其中这段话不太明白,不知道是抄漏了还是理解得有偏差,你能不能讲一下……”
10月11日,在北京到沈阳的火车上,刘鼐拿着一个本子问唐华。
唐华接过笔记本,一节课一节课整整齐齐,字迹特别认真,这不是他在延安自然科学院讲课的课堂笔记吗?
“这一段是这样的……”唐华把学生抄笔记时没有理解而耽误的部分给补全了,又说道:“刘副部长,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唐华,或者唐华同志都行,以后有问题直接问。……以后我还是编写一个小册子,现代工业体系读本,印出来给工业系统的同志们吧。”
“唉,唐副部长讲课的这份讲义我也有,还是油印的咧,”来自华北根据地兵工厂的崔中探出脑袋,举着一份油印材料,“延安的学生回来以后,我就让他们刻蜡纸出来,油印了一百多份。”
接着考察团团员开始七嘴八舌回话交流。西北、华北的几个干部,基本都看过讲义,东北局、华东局、南方局的干部还没看过。接着,华北和西北的干部带来的讲义就在后三个局的干部之间传来传去。
……
第一站,沈阳。
东北是此时中国工业化最高的地区,沈阳又是东北的主要工业城市。在铁西区,考察团参观了机床厂、重机厂、变压器厂、有色冶炼厂。在沈阳附近,又陆续参观了鞍钢、本钢、抚顺露天煤矿。东北局的干部还算见过世面,其他地区的干部看到林立的烟囱、一个连一个的工厂,一个个既心潮澎湃,又感到自己的任务异常艰难。
“这是一根钢条,长70厘米,直径一点三厘米。”在奉天兵工厂,唐华举着一根枪管的毛坯。“怎样才能得到这样一根钢条?首先,我们在鞍山挖出两公斤铁矿石,洗矿。在抚顺开采三公斤煤,炼成焦炭。再在鞍山本地烧制生石灰,取少量备用。将铁矿石、焦炭、生石灰运到鞍钢,冶炼生铁,铁水再倒入炼钢炉,获得粗钢坯。粗钢坯送到沈阳。然后,我们要在吉林开山屯挖几两铬矿石,在甘肃金川挖少量镍矿石,在山西挖少量锰矿,这些矿石冶炼成金属,也送到沈阳,由奉天兵工厂的电炉冶炼成可做枪炮管的特种钢,轧制成钢条。如果在美国,做完这一切,获得一根枪管毛坯,只需要花1美元,也就是大概两到三个大洋。”
“接下来,兵工厂用机床,在这个钢条中间钻一个长70厘米的孔,然后在里面拉出4条膛线,最后打磨修正使得直径7.7毫米、误差小于正负0.003毫米。这个过程比做枪管毛坯繁琐,但也只需花费6美元。”
“老刘,你在边区兵工厂制造过81式马步枪,我记得李强说过,你们兵工厂当时动员了十几个工人,对吧?”
“是的,连我一共15人。”
“15个工人,两个月的时间,用铁轨钢制造了20根枪管。虽然根据地兵工厂的工人工资是小米,但那个时候东北的兵工厂技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22块大洋,所以这20根枪管……光工人工资就是660大洋,折合每根枪管33大洋,比美国还要贵啊。”
唐华一边说一边用右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画方框和线条,考察团的干部此时已将目光从高大的厂房、黑黢黢的机床上收回来,都在看着黑板。
“现代机器大工业,它的特征第一是‘大’,这是一个庞大的、由众多工厂矿山车间试验室及与其相连的交通设施环环相扣形成的复杂工业体系。第二是‘高效’,整个工业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改进与革新,生产效率一次次提高,操纵工业机器使用的人力在减少,工业机器单位时间的产量在提高,这使得先进工业国家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高质量的产品。”
“大家也注意到,我在黑板上写的这个体系,和我们在东北看到的不一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残缺的体系。没有铬,没有镍,没有锰,实际上,现在的奉天兵工厂也没有冶炼特种钢的电炉。在日据时期,奉天兵工厂的枪炮钢是由日本本土供应炮钢钢锭。现在是由大连建新公司供应钢锭。实际上大连建新公司也无法完成上述步骤,而是得到了一些外来的协助。我们在后续的考察行程中就会看到。”
……
大连,东北考察最后一站。
唐华终于看见了以往在电报中多次提到的大连建新公司。
辽沈战役结束后,建新公司的厂区已经扩到了旅大苏控区之外,拥有两座感应电炉,在苏联提供镍铬的情况下可以冶炼枪炮钢,由此大连建新公司发展得比历史上更为庞大,技术力量也更强。1948年,建新公司制造了首门75毫米山炮,1949年将这个等级的火炮型号从仿日式山炮改为仿美式75毫米轻型榴弹炮。除此之外,还有一条37毫米战防炮生产线和一条89毫米仿超级巴祖卡火箭筒的生产线。
刘鼐扑向炮厂车间里摆放的一排6门轻型榴弹炮,抚摸着冰冷的炮管爱不释手。这个老晋察冀军工,解放战争时期呆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看到自己的兵工厂制造的轻型榴弹炮,顿时就走不动路了。
“解放战争时期,建新公司为东北和华东提供了大量炮弹和枪械火炮,只可惜华北和西北距离太远,陆路交通基本断绝,所以华北和西北我军没能用上建新公司的武器弹药。”唐华说。
刘鼐:“就算有交通运输,中国那么大,人民军队几百万人,不可能只拥有一座兵工厂,这是不够的。”
“太原、重庆。”唐华和刘鼐两人嗓门一先一后,说出了这两个城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