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有几个女主

外传9:80年代记忆之中国7大超级工程

世纪80年代中国的7大超级工程

一、中国西南人口迁移工程(1970~1988)

在王朝时代,中国人口在长期和平时期不断繁衍,遍布整个中国的传统行政区域——尽管有一部分土地其实并不完全适合农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根据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统计,中国6亿人口中有1.5亿生活在耕地匮乏的西南山区。人均耕地不足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即便在1974年中国将粮食收购价格一次性上涨50%,对于人均耕地不足1.5亩的地区来说,农民收入的增长值仍微乎其微。

中国高层在60年代就意识到了中国人口按照自然经济式分布带来的问题,从1970年起中国正式启动人口迁移工程,这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又被称作“易地扶贫”。迁移主要针对贵州、云南、四川西部、湖南西部、广西西北及广东北部地区,此外福建省在该时间段内也实施了省内人口从山区向沿海集中的工程。

由于中国传统乡土习惯以及农耕文化的影响,人口迁移工程在初期曾遇到过相当大的阻力,尽管迁入地准备了完善的生活和就业条件,移民在新居住地可获得十倍甚至几十倍于过去的收入,但仍有部分农民不愿意搬走。至1980年后,人口迁移工程的正面效果才依口碑获得山区农村的认可,此后工程进入了加速实施的阶段。

从1970年启动人口迁移工程至1988年,中国一共从山区迁出了1.1亿人口,其中约6000万移居至沿海或沿江(指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约5000万移居至本省的中心城市。在18年间,中国上百座城市的规模急速发展,此外在沿海和沿江地区新建了56座中型城市。城市建设工程的急速扩展也使得中国在这期间钢铁和水泥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至1988年人口迁移工程结束时,中国的钢年铁产量已达美国钢铁年产量的3倍,相当于世界钢铁产量第二名到第五名国家的总和。

人口迁移工程长期占据中国政府年度财政开支的20%,但工程的效的益远远大于其付出的代价。整个工程相当于中国完成了1.1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输送了5000~6000万劳动力,这为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在1991年超过美国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高速铁路工程(198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是人口迁移工程的配套:中国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持续活跃;迁移之后的居民假期“返乡旅游”会持续热度。铁路是综合成本最低的人口大规模区域流动工具,因而中国从70年代起寻求引进日本和西欧的高速铁路技术方案,并在国内完成了全套的产业链复制。

1983年,北京-天津高速铁路开工,1987年投入正式运行,在198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京津高铁成为运动员、观众往返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样在1983年开工建设的还有北京-沈阳、北京-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高铁,这三条高铁依次在1988、1989和1990年全部开通。中国高速铁路在短短三年间从零起步,到80年代结束时中国高铁的通车里程已居于世界第一。

中国的高速铁路采用高速轮轨方案,列车运行速度为300公里/小时,略低于日本新干线,但得益于高标准的线路建设,中国高铁的运行极其平稳。为了建成高标准的路基,中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高铁基建工程,其中包括新建两座新的长江大桥和两座黄河大桥。

八十年代建成的4条高铁并不是中国高铁建设的巅峰,而只是个开始。在整个90年代,中国持续新建高铁线路,至21世纪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铁运行网络,至今仍在不断扩展。至2010年,中国高铁总通车里程已达到3.5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通车里程总和。

由于中国高铁规模巨大,因而高铁设备及车辆的批产量大,平均制造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因而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对外输出高铁设备。在高铁技术方面,中国高铁的运行速度也在90年代后期提高到350公里/小时,并依据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运力需求,设置了从250到350时速的三档规格。

三、三峡工程(1988)

七十年代,中国建设了第一个截流长江的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实际上是中国对长江水利建设工程的一次技术尝试,中国的最终目的是在三峡地区截流长江,建设一个兼顾发电、防洪、灌溉等功能的巨型水电站。

1975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与此同时,三峡工程的前期勘探和论证也已进入尾声。1977年,三峡工程获得全国人大正式批准,1978年正式启动建设。

三峡工程位于湖北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水库动态移民最终达113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但此时中国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工程也为三峡工程的库区移民创造了良好条件,因而移民规模虽然很大,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三峡工程于1981年实现长江的截留,1984年试蓄水发电,1985年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开始进行有水调试,1988年工程全部完工,1993年通过国家验收。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至2012年仍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的电力机组设备由德国伏伊特公司、西门子公司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联合提供,中国在购买上述公司的机电设备的同时,还从这些国家引进了电力机组技术,并在80年代中期实现国产化,此后中国在长江上游及各支流兴建的水电站,逐步开始采用国产超大型电力机组。

四、南水北调工程(1985)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被划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其中东线工程量较小,于70年代即可使用,但辐射影响的地区也较少。西线工程涉及较大的技术跨度和工程难度,暂时还未达到启动建设的条件。中线的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用长江流域的淡水向北补充河南、河北的工业城市用水,对于中国北方的工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在工程上也是基本可以实现的。

1972年,中国开始对丹江口水库进行改造,这意味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位达到170米,在此条件下,汉江水可通过人工河渠,以自然流动的方式,向北方输送淡水。

输水总干渠的首闸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的陶岔渠,沿途经过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干渠长1246公里。工程建设专用的立交供水渠道,其中横跨黄河的穿黄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穿河输水隧道,由长4公里多的两层衬砌水隧道穿越黄河。

1980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至郑州,1982年穿黄工程完工,同年输水到石家庄,1984年抵达北京,1985年抵达天津。工程平均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在用水分配方面,四个地区分别为河南使用37.7%、河北使用34.7%、北京使用12.1%、天津使用10.5%。该工程运行20多年来,有效保障了中国北方城市用水,对河南、河北的城市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应。

五、三北防护林(1971~1990)

三北防护林是中国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即“三北”)地区兴建的森林带,用以减缓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

三北防护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自1971年11月启动,1990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前,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有5.7%,1990年二期工程完工时,三北地区406万平方公里面积上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2%。2000年,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的人造林面积占世界的51%,其中大部分位于三北防护林区域内。

为增加人造林的生态多样性和抗自然环境变迁能力,三北防护林的树种以杨树、洪森槐、榆树为主干,三种树种交混种植;依据所在地区的不同,搭配夏橡、白蜡、长枝榆等乡土树种,并规划种植部分灌木间作以及在林间植草。这一人造林规划结构具有相当高的超前性,在80年代成为世界其他国家人造林的参照标准。

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下,2012年,毛乌素沙漠正式被消灭,同时华北地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根据2005~2010年的统计数据,每年的沙尘天气比1965~1970年降低了50%。1990年,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成后,工程跨越国境,进入蒙古共和国,从1990年至2010年,三期工程的主要改造区域为蒙古共和国及内蒙古自治区。

六、淮河入海水道工程(1980年)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是中国为淮河挖掘的一条人工入海河道,在大部分河段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淮河入海水道是中国政府为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投资建设的战略性骨干工程,亦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治理淮河19项骨干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战略性防洪工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淮河即频发水灾,严重影响淮河流域的工农业发展,并曾造成严重的人员和物资财产损失。人工挖掘淮河入海水道的工程自50年代就提出规划,并在50年代末期第一次启动,但最后因工程量过大,改而先完善苏北灌溉总渠及连接淮河-长江的泄洪水道,解决淮河水患的当务之急。

60年代中期,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启动,其工程量相当于苏北灌溉总渠的四倍,经过15年的建设,1980年入海水道开通,淮河自近代以来首次拥有了自己单独的入海水道。

为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中国将徐州发展成为重型车辆和重型施工机械的生产基地,至今为止徐州仍是世界四大重机生产城市之一。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4公里。工程是从1965年至1980年分为13个单项工程逐步完成的

,总投资42亿元人民币,设计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1992年,中国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二期工程的建设,2002年完工,设计行洪流量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

七、中国天眼(1989)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语简称FAST)又被称为“中国天眼”,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运营,是世界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

1984年,中国国家天文台提出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的设想并开展预研工作。1985年4月,预研究及贵州选址工作启动。望远镜的设计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完成,经过考察,望远镜的建设定点定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洼地,利用喀斯特洼地的地势而建。为了避开电磁波干扰,居住在望远镜半径5公里内的3个自然村、5000多名居民亦迁移本地。

1985年9月22日,望远镜工会曾举行奠基仪式。1987年11月,主体土木工程竣工。1988年上半年,FAST完成钢结构主动反射面环形支撑圈梁的制造与安装,1988年10月13日,第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1989年8月21日,最后一个面板安装完成,这标志着FAST望远镜主体工程完成。1989年11月26日,望远镜正式开光,开始测试和调适设备。

建成后的“中国天眼”超越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1994年1月起,“中国天眼”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