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完本
第三十三章 听从中央的意见
“你好,我有紧急的事情要见主席同志。”卢加科夫和翻译站在主席的院子前。
“对不起,你不能进去,首长正在睡觉呢。”
卢加科夫看看表,已经过12点了。“那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吧。”
“你们至少要等一个半小时,”警卫员小声说道,“首长早上七点钟才躺下。”
“什么?!同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想尽快得到准信,从蒙古到延安的飞机现在越来越不好飞了……”
“什么紧急,什么飞机?小黄,是谁来找我呀?”屋子里,一个浓重的湖南口音在说话。
主席愤懑地从床上爬起。出到门口,接过翻译递过来的电报的翻译稿看了两眼,原来就头昏脑涨的主席觉得头更大了。
一点四十分,总司令、叶军长、刘副主席、任书记等人来到了主席的院子。
“这两个苏联同志,睡觉都不让我睡安稳,12点钟把我叫起来。”主席指指卢加科夫和翻译,“你们都看看电报吧。”
局委和军委大佬们看完电报,都面无表情一句话不说。
“苏联科学院看过了,唐华同志在延安大学讲授的理论和好几个公式,此前没有出现在任何地方。”卢加科夫说,“苏联科学院未曾进行过这个方向的研究,而且我们也能确认,美国也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成果。这是唐华个人的学术发现,而且很显然,他的发现极具价值,如果能够率先实践和应用,那么会极大地促进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一个电报就过来问我们要人,苏联方面又不给我们实质性的帮助,哪有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又懂情报又会参谋,以后还能搞工业科技,你以为这样的人随便抓就抓一把么?”主席说,“要不你们把小黄领走好了,也是高个儿帅小伙,大眼睛,英语现在都会说notatall了。”
“主席,黄晓明是昨天值班的同志,我是李银桥。”警卫员尴尬的小声说。
“主席同志,”卢加科夫说,“我要动身来这里的时候,刚刚收到一封莫斯科的电报,上级同意派出10个由高级工程师带队的技工小组,以非军人身份,在哈尔滨和大连协助你们维护机器、组织工业生产。”
“我看,不如把小唐叫过来一起商量吧?”叶军长说。
“唐华下午不讲课了吗?”任书记问。
“不讲课了,现在还没走的只剩下部分鲁艺的学生,所以唐华改讲现代音乐艺术了,时间也改在晚上7点到9点,鲁艺主楼的芳草地。”叶军长说。
……
唐华也被警卫员叫起来,带到了主席的住处。听完翻译的话,唐华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
“苏联要搞建设,我们中国也需要建设啊卢加科夫同志。再说,我们到现在也有七十多个留学生毕业后在苏联工作呢。”唐华说。“派10个技术小组哈尔滨和大连协助我们生产,这是好事,但最缺人的地方是延安。我如果去苏联了,你的上级能也给延安这边一些帮助?”
“延安与苏联不接壤,所以人员和物资的交流很困难……”卢加科夫说。
唐华摊手,“那把你留在这儿协助军委的参谋工作吧。”
卢加科夫:……
“或者让国际联络处作为通信中介,中苏共享战略情报。”
卢加科夫:……
“唐华同志,……我们都相信你的理论和公式如果步入实用,会对工业生产、军事装备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卢加科夫好容易摆脱了唐华的胡搅蛮缠战术,“苏联有良好的工业体系,你的理论在苏联能迅速变成生产力,增强苏联的国力和军事实力,那么对中国的gc主义事业来说,身后的后盾也更强大了。在中国革命进行时,以及革命胜利后,一个更强大的苏联就能给予中国更多的支援和帮助。”
“我们明白,但还是希望苏联真的把支援和帮助落实,而且是尽快地落实。”刘副主席说。
“我会向莫斯科详细报告,并且建议这样做。我相信,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唐华同志这样的中国科学人才一定可以回到中国。不仅如此,苏联那时候一定会向中国派出更多的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直接援助中国的和平建设。”
“援助和帮助四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实现工业化,”主席说,“巨大的工程哟。大概也要等价交换,我们给你们一些东西,到时候你们再给我们另一些东西。这样至少看起来,我们没有白拿白要……”
“唐华,你是如何考虑的呢?”总司令问。
唐华皱眉,低头思考了一会儿。
去苏联转一遭,带人带货回国,这确实是早前唐华制定过的一个计划。但这几个月,特别是到了延安后,唐华实际实施的是planb。而且,当他觉得planb越来越有意思,很有效果的时候,plana又回来了,这的确是比较让他伤脑筋的。是让解放战争提前几个月胜利重要,还是让建国初期我们的原始积累再增加点硬货重要?
“如果说我的个人意愿,和更愿意留在延安,和你们在一起,投身这波澜壮阔的改变中国人民命运之战,”唐华说,“但是,从理性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去苏联再归国后对革命建设的帮助更大。在苏联,我可以迅速把我规划的科学理论、技术装备付诸实施,不仅是帮助苏联的科学技术和建设,也能给中国今后的建设更多的回馈。这样在我归国的时候,许多东西就已经在苏联得到了验证和测试,我们就可以直接开始做。甚至,因为苏联已有成功的产品,我们可以先以引进的方式使用它,再着手在国内制造这些装备……”
“至于我个人去哪里,这个选择,我听从各位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