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

第29章 小珣傻不傻

船到双河村,远处一群鸭子“嘎嘎嘎”地游过,船桨搅动的水波惊动水中的鱼儿。

河边七八岁的蓬头稚子头顶着一片荷叶,专心致志地垂钓。

见鱼儿被惊走,他抬起头大声问:“哪里来的?吓跑了我的鱼!”

晏鹤年挑着祭品箩筐下船,骤然有些心酸……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盯着稚子的脸看了一会儿,笑问:“你是哪一房的孩子?”

小孩儿仰着头,骄傲地说:“我是长房嫡孙!”

“哈哈!原来是老大家的!快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就说你六爷爷回来了!”

晏鹤年乐呵呵的,觉得小孩儿挺可爱。

这么个小豆丁,还知道长啊嫡的!

小孩儿看了看晏鹤年,又看向背着书筐的晏珣,扛起竹竿边跑边喊:“六爷爷回来啦!六爷爷家的傻叔也回来啦!”

晏珣:……熊孩子果然一点都不可爱!

连小孩子都这样。

可想而知,老爹从前因为有个傻儿子,在村里遭受了多少嘲笑和议论。

想到自己刚刚因为爹有所隐瞒就觉得爹不是好人,晏珣觉得挺内疚。

他爹明明就是小白兔嘛!

“爹,你受委屈了!以后有我在,不会让人欺负你!”晏小珣握紧拳头。

帮着挑行李的黎大郎直接笑出声,刚想说什么,就被晏鹤年杀人的目光瞪得闭嘴。

晏鹤年可怜兮兮:“我儿长大了,为父终于有依靠了!呜呼!”

父子二人深情对视,刚刚升起的误会和隔阂烟消云散。

浓浓亲情令人窒息。

黎大郎内心呐喊……就晏老四那几个,还想欺负他的晏哥哥?

双河村头有一棵大银杏树,枝叶繁茂像一把大伞,将炎炎夏日遮挡得不透一丝光。

树下有几条石板凳,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纳凉闲话,还有人在石板上摇骰子、赌豆子。

此处是村里的消息集散地。

“听说了吗?晏老六回了高邮,还在城里买了宅子,怕是在外地发了大财!”

“他怎么在城里买房,不回村里?还有老宅呢!”

“那房子不是给了阿桂嫂?他还能要回来?”

“我看……他就是怕有人拿他傻儿子说事,不敢回来!”

三姑六婆议论着,消息却有些滞后。

一个老汉摆摆手,“你们都错啦!老六家的傻儿子病好了……什么?消息保不保真?那还能有假?晏老四说的!”

“他跟老六同个爷爷的,他的消息应该没错。”

另一人好奇地问:“听说老四被县令打板子了?他犯了什么罪?”

这个事更稀奇!

双河村民都是一等一的良民,多久没人吃官司了?

“老四说他没进衙门,是猫打的。猫还能打他屁股?难不成是妖猫?”

“哈哈哈……说不定是老六打的。老四从小就干不过老六,偏偏又爱招惹人家!”

清脆的孩童喊声由远而近,打断了热热闹闹的说笑声。

正在赌豆子的老汉都怔了怔。

晏老大听到嫡长孙的喊声,拄着拐杖精神抖擞地往前走,其他人反应过来连忙跟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晏老六到底是不是发了大财?

小珣还傻不傻?

只有亲眼看看才知道!

黎大郎挑着行李跟在晏鹤年身后,往村里走了没多远,就见一群人扶老携幼地出来。

他震惊感慨:“晏哥哥,还得是你啊!连长辈们都出来迎接你!”

可见,晏哥哥就是双河村的希望。

晏鹤年:“……受宠若惊。”

他也万万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居然那么受族亲欢迎。

因为他当年一系列丝滑的骚操作,惹恼了不少占不到便宜的族人。

不想时过境迁,岁月消磨了种种不平,乡亲们只记得他的好……方才那兔崽子不懂事,毕竟是孩子。

感叹中,双方近距离会师。

双河村一大群老人孩子围着晏鹤年父子上下打量,有人张望箩筐里的祭品,有人盯着晏珣看,还伸手在他面前摇晃。

傻不傻?

你傻不傻?

……辣妈妈妈的!在这耍猴呢?

晏珣心中暗骂,大声说:“爹!咱们回家了吗?这些人都是谁啊?怎么闹哄哄的!”

哟?

说话阴阳怪气的,不傻?

闹哄哄的人群顿时一静。

片刻之后又七嘴八舌:“老六!小珣的病真的好了?都是祖宗保佑啊!”

“这是回来上坟吧?祭品真丰富,难怪老四说你发财了!”

“当初你说莫欺少年穷,发达了再回乡!这是宰了哪个冤大头?”

“嘿嘿,老四的屁股,到底是县太爷打的,还是猫打的?”

“他媳妇说他回来两天都下不了床,嚷着屁股疼,每顿吃两个鸭蛋!”

亲戚们热情地问东问西,晏珣上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就连见惯大风大浪的艄公黎大郎都有些懵,觉得自己快被唾沫淹死。

……乖乖!这个热情只有晏哥哥才受得了!

晏鹤年:……他错了,乡亲们还是老样子!

他淡定地将儿子挡在身后,快步往自家老宅走去,嘴里选择性地回答各种问题。

这些人要说多大恶意吧,也不至于。

就是人心不齐,有些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些是恨人有笑人无。

带儿子回来,就得面对这样的场面……这也是他宁愿在城里安家的原因,耳根清净!

晏鹤年的旧宅是他父亲建的。

走近就看见高高的粉墙,墙根下一圈五颜六色的凤仙花如火如荼,看气象就知道是村里的富裕人家。

难怪晏老四为了这套宅子,抱怨了那么多年。

一个面容苍老的妇人匆匆出来,湿漉漉的双手往衣服上擦了擦,局促地笑:“是六弟和小珣回来了!我刚在地里摘桑叶,听到消息赶回来……快进屋坐,我去冲两碗炒米!”

乡亲们又开始看热闹。

嘿嘿,晏老六回来了,会收回房子吗?

阿桂嫂孤儿寡母一大家子的,老房子在水灾中冲垮,又能搬到哪里去?

晏鹤年无视各种看热闹的眼神,温和地说:“嫂子不用忙!我这就去上坟,让虎头带一把铁楸,跟我们一块去吧!”

虎头是阿桂嫂的独子。

阿桂嫂不仅养大自己的孩子,还拉扯着三个因水灾失去爹娘的侄子侄女。

她的品行得到全村人认可,因此晏鹤年把房子给她,其他人眼红也不敢怎么样。

阿桂嫂说:“虎头带着弟妹在地里干活,我已经让隔壁小孩儿去喊他了!清明刚扫了墓,后山的杂草和荆棘都清理干净,路好走呢!”

晏鹤年感激地拱手:“这些年多谢嫂子帮我们祭扫。我带小珣回来住几天,过完端午节就回城。小珣,向你三伯娘道谢!”

晏珣真诚地躬身道谢。

古人重祭祀,于情于理都得重谢。

阿桂嫂赶紧扶着晏珣,眉开眼笑:“都是一家人,扫墓不是应该的?小珣这孩子真乖!六弟,小珣长大成人、是个聪明孩子,你苦尽甘来了!”

从村头一路走回家,终于听到这句暖心的话,晏鹤年“嗯”了一声,眼圈有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