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优书网
第二十二章 科学运算模式和国情统计模式
鸿海参观完毕,考察团在昆山解决午饭。和之前考察的东北、华北工厂不一样,这鸿海科技是唐华自家开的,作为占股50%的大股东,安排去饭店吃个简餐总可以吧。然而考察团和总会计师集体拒绝下馆子,排着队就进了饭堂。
“今天食堂饭也没有肉菜吗?”在考察团队伍进去后,唐华悄悄问总经理。
“部长,我们厂的伙食三天一肉,今天不是吃肉日……”
一个副总理、一个副部、十几个厅局级干部挤在工人食堂的一角,一人一大碗米粒泛黄的糙米饭,饭上盖一勺煮南瓜,再加几条咸萝卜丝。
“这饭菜不错。”“南瓜还有点油水啊。”
唐华叹了口气,自己也拿上一海碗的南瓜米饭,向考察团走去。
重工业考察团的行程在昆山结束。在富士康收银机厂,唐华总算塞给团员们一人一个(砖头大小)的收音机,考察团就此解散。一部分团员回了北京,刘鼐直接从上海去了太原,整合阎老西留下的太原兵工厂、工业企业,太原工作完成之后下一站是重庆。总会计师还继续在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跑,银元之战刚完,米棉之战又要打响。掐指一算,总会计师、刘鼐两人的春节都要在出差中度过了。
至于唐华,也领了研制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的任务,不过是在上海,算是在自己老窝。而且总会计师也经常出现在上海,交流工作就很容易。
所以,在启动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唐华还有时间做做电子工业局的工作项目规划……
“
一、完成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也即世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并组织小规模生产;
二、与兵工总局协作,研制配用于图-2轰炸机的500公斤、250公斤无线电指令修正制导炸弹;
三、研制苏制p-3对空警戒雷达的晶体管化改装套件;
四、继续完善、充实电子工业体系,着手产能扩充,建立厂所联合体;
五、……”
晶体管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唐华直接定在了使用鸿海科技的二代晶体管,预计1950年1月下线,因此计算机的大部分机件尺寸也是基于二代晶体管的尺寸而定,目前唐华的主要工作是图纸设计和原理验证。虽然自己在苏联做出了一台s但唐华并不想直接复制一台s而是要再跨一步。
图-2轰炸机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助的主力轰炸机型,现在苏联已开始向中国移交图-2(都是远东苏联空军的现货装备),我军飞行员正在东北接受训练,预计2月份就可放单飞,然后转场南方准备解放台、澎作战。制导炸弹和无线电制导系统的研制要抓紧,因为还有炸弹控制员培训这个流程。
p-3对空警戒雷达也在陆续交付,部署在上海及东南沿海一线,用来防止果党空军袭扰。原版的p-3雷达对战斗机大小目标探测距离约35公里,对轰炸机类目标探测距离100公里,如果改进电子元器件,探测距离和探测准确率都会提高很多。
除了写计划书,唐华在上海做的第二件事是抓人。
在上海交大电机系,唐华拉起电子工业局的横幅,在礼堂做了一堂演讲,一下午就招了十几个电机系的高年级学生和三个老师。学生作为实习生,半年后毕业就内定电子工业局上海所的研究人员。老师说动了一个跳槽,当小组领导,其他两个老师则是过来协助的关系。至于……还好,他已经从电机系毕业了。唐华在上海抓人的同时,电子工业局局办(唐华出差前组建的唯一一个机构)同样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抓人,准备成立北京所。
到1950年12月中的时候,上海所已经全部开动起来了。学生们被分成小组,各自接到各自的任务,第一组按唐华的概略图设计各种机电器件和电路板,然后在鸿海和富士康的车间里试做电路零件。第二组在磁性机器厂实习并按唐华的指示解决一些“小问题”。第三组在鸿海工程师的带领下去广州熟悉进口的显像管生产设备。第四组不做显示器,做的是马上就要用到的高像素段码屏。第五组派往打孔机厂,鼓捣研究如何让机器从打孔转为打色带的工作。
在大洋彼岸,1950年1月,冯.诺依曼博士正在自己的实验室设计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真空管计算机edvac。
在遥远的莫斯科,1949年12月就启程访问苏联的主席正在和苏联外交部、各委员会的委员进行一次次的谈判,一项项地争取苏联援助项目、苏联贷款,这要一直谈到1950年2月17日才返回国内。
在澎湖列岛,胡琏带着12兵团仅剩的一个军——67军,惶惶然守望着大海。在金门战役中,12兵团新组建起来的三个军一下被敲掉两个,六万人又再次缩水到两万人。
在台北,常凯申伸出颤抖的右手,他已经没力气痛骂指挥部的将校们“渣渣”了,只是指着地图,让孙立人把新完成训练的一个美械军派往澎湖。澎湖是台岛的门户,澎湖完了,常凯申的防守正面就得是全部台岛西侧海岸线了。
在香港,华润又悄悄盘下一艘坦克登陆舰,这艘登陆舰1946年从美军退役后,迅速转卖给菲律宾的一家岛际轮渡公司,现在又被华润用马甲子公司买回,并开回了国内。
1月18日,中国政-府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这个时候,法军占领着越南所有的大城市和港口,越军只能在山区和农村打游击。
2月14日,唐华完成了手中所有的工作,总算有一天时间和周璇一起在上海的街头逛逛玩玩。
2月15日,在财经经济整顿办公室忙活到下午的总会计师,接到了唐华从自己家打来的电话。
“陈副总理,明天就除夕了,我送你点春节的小礼物吧?”
“礼物?为什么我需要礼物?”
“11月在昆山你点名要的呀。现在第一台已经做好了,来拿走。”
总会计师放下电话,蹬蹬登窜下楼,和秘书一起跳上车就往思南公馆开去。
唐华的花园洋房一楼大厅已成了临时工作室,大厅地面甚至楼外的草坪都堆满了各种零件和管线。
“这就是晶体管计算机?”总会计师已经看过了eniac和s资料,但眼前的台计算机只有一个衣柜大小,外壳是金属的,棱角用圆边过渡,衣柜正面偏上的地方有一大块黑黢黢的不知道什么材质的板子,衣柜中部有12个圆洞,衣柜的四脚设计了可收放的轮子。
“这就是t50型计算机的第一台样机。”唐华说,“这边是t50计算机的运算单元,t50一共安装12个运算单元。”
总会计师注意到大厅的一角堆放着十几枚“炮弹”。唐华就像装填手一样,搬起一枚直径约10厘米、长80厘米的圆柱形“炮弹”。
“每个运算单元内含330个晶体管,工作在12000赫兹的频率。12个运算单元是完全一样的,在工厂车间可以使用最普通的工人,进行流水线式组装焊接生产。运算单元加上计算机内置的显示、存储读取等等模块,这台计算机一共包含9000个晶体管。”
唐华把这枚炮弹对准圆洞,“哗”地推了进去,当炮弹底与衣柜表面齐平的时候,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唐华再把固定卡闩打下来,将炮弹固定住。
“来一起组装,我们在完成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的制造的最后一个流程呢。”
总会计师也照样子搬起一枚炮弹,小心翼翼地装填到了衣柜里。12个运算单元装好,唐华再捋了一遍线缆做最后检查,然后按下了衣柜上面的开关。
客厅一声“嗡”的细响,衣柜正面那块黑黢黢的板子显现出大大的“t50”字样,左下角还有一行小汉字“重工业部,电子工业局”——这是用发光管背照刻有汉字的板子显示出来的。
十几秒之后,“t50”消失,说明计算机自检通过,可以工作了。
“t50有两种模式,科学运算模式和国情统计模式。”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