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7章 拜师礼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秦家人一整个冬天不曾停歇,立志于挑选出最好的稻种,颗粒饱满,立春后,找两三天太阳好的日子,将装在簸箕里的稻种放院子里暴晒。
听爷爷秦木桥说,稻种晒晒太阳,就知道春天来了,要发芽了。
晒完再泡,也是为了让稻种发芽,惊蛰前后,天气渐暖,浸泡后的种子放到容器里,端去二房屋里头,猫娃子那屋烧一个冬天的炭火,最是暖和。
秦石头对育苗一事十分热衷,他争抢着要做,倒也没引起家里人的奇怪。
平日里他就是如此,阿爷阿奶讲读书人金贵,不要他做太多活,多学习,他总是能说出一堆大道理,该干的活照样干。
自从他休假在家,鸡鸭都是他来喂,果然这次帮家里育稻苗后,他的育苗技能再次得到提升,升到三级了。
技能提升后概率出现一些buff,但面板并不会写出来,而是靠他自己感觉。
一开始秦石头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同,还以为没有出现额外技能。
谁知道惊蛰过后五六日功夫,家里的稻种发芽,长成秧苗,秦木桥惊喜地发现,今年育的稻苗十分茁壮,大多数都成功发芽了。
又过几日功夫,在大多数植物还没发芽的时候,他去年扦插成活的月季苗呀开始发芽。
秦石头有些激动,兴许这就是育苗技能的正向buff,提升成活率和健康率?
样本太少,他得不出来准确的结论,只能寄希望于接下来的发展。
冬去春来,秦石头拜师的事也该正式提上日程。幸好家中有了大王,能腾出人手,不然给他拜师还要耽误一天春耕的时间。
秦木桥专门去村社找庙祝算了黄道吉日,挑在三月九号这天,也就是惊蛰后三日去拜师。
拜师要提前跟娄雨贤通通气,总不能大清早一过去就说我要来拜师了,你赶紧接受一下。
古人重视规矩,这边要拜师,东西准备好,师父也当然要准备一些东西。
这些规矩和礼节有大人帮着忙,秦石头就负责走过场。
家里提前把他的厚衣服洗干净,等衣服晒干,拜师这日穿上干净衣服,然后带着礼品前往白鹤滩娄雨贤家中。
娄家,一大清早石氏就开始拾掇院子,娄含真也帮着扫地,把落叶清扫干净,堆到家附近的树林下边。
一整个早晨,娄含真都在翘首以盼,等秦石头来拜师。
石头拜她爹为师,他们就是姐弟了,以后就有人陪她玩了。
秦家人带着东西,赶在巳时前来到娄夫子家中,王立来也跟着来了,好多人,浩浩荡荡的。秦春富挑着扁担,前后两个箩筐里装的是粮食,箩筐外面还挂着红布。
秦冬财挑的则是六礼,有嫩的能恰出水的水芹,专门等天暖和长出水芹来才采回来的。其他的还有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以及干瘦肉条。
这么些好东西,这么大的阵仗,从他们进村起就吸引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这是干啥的?给殷老爷拜年?怎的这时候才来?”
这都快出正月了!
有人看到队伍是往娄雨贤家中去的,便问道:“该不会是找娄秀才拜师的吧?”
这个猜测倒是有几分真实。
殷荣期正在家中用柳枝蘸盐漱口,忽然听到外面有人交谈:“你瞧见了吗?有人到娄秀才家里拜师,带了好多礼物呢!”
“真的假的?不是说娄秀才这辈子只能当个秀才吗?谁找他拜师啊!”
“就算是个秀才也比咱们好,你还看不起秀才?”
“那我哪里敢……”
声音渐渐远去,听不清楚。
殷荣期连忙吐出口中盐水,“谁?找娄雨贤拜师?”
言语中还有几分不屑。娄雨贤这人没什么本事,性情又孤傲无比。靠着真才实学与他们这些殷姓秀才一同在殷家私塾教书,平日里却与他们来往不多。
殷荣期素来看不惯娄雨贤,叫来儿子让他去村里打听打听:“你去看看,谁找娄雨贤拜师了?”
没过多久儿子就回来了:“爹,听说是青牛村的一个农家小子,叫秦扶清,这名字还是娄雨贤给起的呢。”
“青牛村……”没听说过呀。
“原来不过是个弄假小子,”殷荣期嗤之以鼻:“估计是没钱进私塾,只能找娄雨贤拜师,成不了什么气候。”
娄家。
娄雨贤与秦石头对面而立。
娄雨贤今日穿着深蓝色长衫,喜色冲去脸上的病容,瞧着精神多了。
秦石头毕恭毕敬站在他面前,他道:“《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这件衣服,是你师娘亲自动手为你缝制,望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秦石头忍住没抬头看师娘,按耐住内心的激动,伸出双手接过衣服:“多谢师父、师娘!扶清谨遵教诲!”
娄雨贤露出笑意,就连一向冷淡的石氏,嘴角也微微勾起。
这个冬天,她天天听家中父女两个提起秦石头,对他原本只有模糊印象,如今也在慢慢加深。
她与娄雨贤多年夫妻,又岂能没有一丝真情?不过是看不惯丈夫自怨自艾,连带着觉得没了希望。
若真是能好好教导学生,将来未必不会有新的成就。
接着就是行拜师礼,先拜孔子先师,再拜先生,这会儿,家里提前准备的六礼便派上用场了。
等他拜完师父,娄含真早就准备好一盆水在旁等着,让他洗手,嘴里还唱喏道:“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洗手净心,望他除去心中杂念,认真学习,发奋图强。
秦石头把手伸入盆中,娄含真朝他眨了眨眼,水是温水,并不冷。
他嘴角勾起,也同样希望自己能不忘初心。
拜师礼的最后一步是点痣。
《礼记》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以点痣,代点智,朱砂点痣,望他目明心亮,开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