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61章 中原风起

李业之所以敢安心将战略重心,转向西面,也是因为此时的中原,并不太平。

新皇帝上位以后,针对关东诸侯的战争,已经加速,尤其是在李业添了一把火的情况下,信心极度膨胀的朝廷。

首先就把矛头指向了,陷入内乱,实力大损的王重盈。

本来虢王王重荣,因为兵变身死以后,按常理,王重盈应当继承虢王爵号。

事实上,当王重盈初步压制叛乱势头后,也就立马向长安朝廷上书,请求恩封。

王重荣虽说也搞过几次,胁兵自重的事情,但总的来说,对于长安朝廷,一直是属于比较听话的。

按照旁人,就陕州那距离长安,只隔着一个潼关的地方,又拥重兵数万,肯定跋扈。

但王重荣除了对财货、盐铁之类,比较看重以外,但凡朝廷有命令,需要征讨叛乱,都向来是不推辞的。

当初黄巢之乱,王重荣也是出力最多的一个,付出的死伤代价比李克用还多得多。

又直接参与策动了朱温倒戈,不可谓不是大功臣。

可面对这样一个藩镇,长安的选择是什么呢?

先是把王重盈的奏章,留中不发,任意拖延

直到对方再三上书催促以后,才不得不以“兹事体大”,召开好几次朝会。

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朝廷却是以不合礼法为由,说是应该由王重荣亲子继位。

这话说得简直荒谬!

按说,如果王重荣儿子,和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那样,已经年过二十乃至三十,且在军中效力已久,倒也就罢了。

可现在,王重荣大儿子也才十四岁啊!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毫无军旅经验,在这种年头,让他去当藩王,节度使,不就是送人去死吗?

都不说别人,哪怕现在的李业,已经有了子嗣。

但毫无疑问的,李业在自己儿子还没有成年,或者自己还没有统一天下,成势之前,但凡有三长两短,临死之前,指定的继承人,也一定是符存审和杨师厚二者之一。

这不是什么自私不自私的问题,而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乱世的逻辑,和完成统一后的王朝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强扶一个幼主上位,不仅保不住家业,恐怕除了导致分裂内战,外敌窥视,最后落个族灭国亡外,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反倒是主动让关系最亲近的军中实权派首领,掌握局势,人家出于维护继承合法性,反而不会赶尽杀绝,你家人子嗣只要识相,大概能落个富贵闲人的结局。

典型就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说实话,就是柴荣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居然认为柴宗训能压得住,倒是赵大是个厚道人。

所以,王重盈接到旨意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先是觉得荒诞,随即怒而发作,直接冲了上去,夺过黄门手中旨意,当场撕碎。

痛斥道

“我王氏兄弟三勤国事,历经百战,大功于朝廷,于陛下,难道尔等就如此回报于我家吗!”

不仅是王重盈觉得荒谬,他麾下的将领也同样如此认为。

别看长安这事好像做得很“合乎礼法”,其中用意,但凡是个聪明人都能看出来。

无非就是想搅乱虢军,让你因为继承问题四分五裂,好渔翁得利嘛!

陕州军士群情沸腾,纷纷表示,要找长安要一个说法。

王重盈抗命不遵,直接自封为虢王,河中节度使、陕虢观察使。

这下子,朝廷仅剩的那点颜面,也被扒了下来。

毕竟在这时候,随着各地财政独立,朝廷能掌握的,也就是这点“赏罚之权”了。

消息传到长安,让原本还志得意满的新皇帝,一下子有些手足无措。

不对啊

事情的发展,和他的预想完全不同。

按照他原本的预料,王重盈刚刚因为内战实力大损,现在肯定不敢和长安朝廷直接对抗,大概率是会接受自己旨意的。

到时候就可以作为,朝廷主导藩镇继承的典范,以后所有藩镇节度使的继承权,便都要先在长安这儿过一道,朝廷和天子的威望,便能大大提高。

现实果断的给了他一巴掌,哪怕是近在潼关之外的河中,虢王,对于中央的态度,也是如此坚决。

这让李晔有些恼羞成怒

自从保大军练成,并成功通过政变,夺了杨复恭权以后,自诩军力至少能够压关西诸侯一头,凉王一向的恭敬态度,又让他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没想到这才刚出潼关,变故就陡然发生。

于是乎,他立即下旨,让位于陕州西南的金商都防御使李茂贞,和新编禁军一并,进逼威压王重盈。

李茂贞是神策军出身,对于长安来说,其实可信任程度,比凉王都要大些。

而他自从平黄巢以后,被升为金商防御使,就一直把汉中地区,当做自己根基培育,以他自己所率,在当初收复长安,和孟楷对垒时,打出来的三千凤翔老卒,和神策军士为核心,花了三年时间,成功拉出一支过万精锐。

李茂贞奉行的策略,和李业比较相似,就是在外交上,维护乃至于依靠长安,对内养精蓄锐。只不过,李业是开拓西域,而李茂贞的目光,却是瞧向了中原。

王重荣死后,河中作为曾经一度的北方第一强藩,现在已然落寞,宛如一块肥肉,引得众人垂涎有加。

所以李茂贞接到旨意,毫不犹豫的就检点麾下兵马东出,与王重盈接战。

新任神策军指挥使高仁厚,也率八千步骑参与进来。

此时,凉王给长安的三千匹马,都已经到齐,高仁厚也是个善于练兵的,从已有士卒里,专门拣选鄜坊等靠北境出身兵员,组为骑兵,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天子掌权以后,也许是出于自己,依靠文官,清洗权宦的经验,在军权上,倾向于把原本太监们的生态位,交给了新贵的文官大臣们。

典型就是,让张濬担任了原本宦官出任的枢密使,又以崔胤、杜让能,判禁军粮草转运。

而这些人,在削藩政策里,都属于妥妥的激进派。

反倒是,作为此时朝廷,最重要的武力依仗,高仁厚,虽然得到了天子重用,在政治上,却是靠边站了。

他多次向张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此时的禁军,远远还承担不了削藩的使命。事实上,以高仁厚的目光看来,其人是赞同崔安潜意见的。

有这点人马,先把淮南、蜀中这些财税重镇收回来,不香吗?

不得不承认,过去那些在神策军世代掌权的宦官们,虽然绝非好鸟,但其实对于藩镇和军务的了解,反而要比现在到处叫嚣的文官士大夫们来得强。

高仁厚忧心忡忡,在张濬几番催促下,带着训练半年多,勉强堪战的新禁军,与李茂贞一同东进。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当长安宣布讨伐王重盈,并且李茂贞主动出兵以后,整个河中镇周围几股藩镇,主要是诸葛仲方和朱全忠,都纷纷动作起来。

想从已然失势的王家兄弟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这种事情,在晚唐五代并不新鲜,河中是大镇,现在实力损伤严重,朝廷又刚好提供了借口,大家自然是乐得瓜分。

只有曾经和王重荣并肩作战过的李克用,表示出鲜明反对。

上书替王重盈抗辩,并弹劾朱全忠、李茂贞等人,怀有私心。

不仅拒不从命,讨伐王重盈,甚至还帮他牵制朱全忠,分担压力。

李茂贞还是有本事的,作为主攻,只是数日之间,就接连击败王重盈,而且他还相当懂做人,或者说,直到韬光养晦的必要。

哪怕天子以其作为行营都统,但李茂贞还是都把功劳记在了跟在后面的神策军头上。

这进一步导致了长安方面的错觉

认为关东藩镇不过如此,当初第一个打进潼关勤王的王家兄弟,如今也挡不住朝廷一击。

而天子,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决心削藩的头号对象——河东李克用